一、藜蒿和茼蒿有什么区别?
藜蒿和茼蒿区别:
1、植物分类不同
苘蒿和藜蒿虽然都是菊科植物,但苘蒿也叫菊花菜或者蓬蒿,是菊属植物的一种,是一年生或者二年生的草本植物而藜蒿这种植物则也叫水艾或者香艾,它是菊科蒿属植物的一种,它还能分为青蒿和白蒿等多个不同品种。
2、食用部分不同
茼蒿和藜蒿,最简单的区分,就是一个只吃茎,一个茎和叶都可以吃,其次就是藜蒿气味清淡,茼蒿浓烈一些,还有口感,藜蒿以脆鲜嫩为主,茼蒿炒的话水分大,还有淡淡的苦味。
藜蒿特点
藜蒿植株具清香气味。主根不明显或稍明显,具多数侧根与纤维状须根;很状茎稍粗,直立或斜向上,直径4-10毫米,有匍匐地下茎。叶纸质或薄纸质,上面绿色,无毛或近 无毛,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平贴的绵毛。
藜蒿,产地最为出名的应该是鄱阳湖以及太湖流域,这两个地方最为常见,尤其是鄱阳湖地区的藜蒿,它是南昌人餐桌上的宝。它只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而且大都在水源附近,如今野生的比较少,种植的相对较多,野生藜蒿一般在二三月较多,种植的春秋两季均有。
二、茼蒿和藜蒿是一样的吗
不一样,这是两种不一样的植物。茼蒿也叫菊花菜、蓬蒿、同蒿菜;黎蒿也叫香艾、蒌蒿、水艾。这两种植物虽然都属于菊科植物,但营养成分、功效,吃法都不一样。
茼蒿和藜蒿
1、营养成分
茼蒿富含叶绿素、膳食纤维、维生素A、丁香酚等;黎蒿则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等。
2、功效
苘蒿具有清血、清肺和化痰等功效,藜蒿具有开胃、解毒、消肿、祛风除湿、利湿退黄的功效。
3、吃法
茼蒿可以做成凉拌菜或用来做汤;而藜蒿则适合炒着吃,它入药食用时多以煮水服用为主。
三、藜蒿和茼蒿怎么区分
1、苘蒿和藜蒿在药用功效上也有明显的不同,苘蒿这种不错植物的又有功效比较差,它只具有清血,清肺和化痰等功效,人们在平时很少把它当中药使用,但藜蒿这种植物的药用功效却比较出色,它能开胃行水也能解毒,消肿并能祛风除湿利湿退黄,对人类的多种高发疾病都有良好治疗作用。
2、茼蒿(ChrysanthemumcoronariumL.)又称同蒿、蓬蒿、蒿菜、菊花菜、塘蒿、蒿子杆、蒿子、蓬花菜。桐花菜(在福建等地也叫鹅菜、义菜),为桔梗目、菊科、茼蒿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叶互生,长形羽状分裂,花黄色或白色,与野菊花很像。瘦果棱,高二三尺,茎叶嫩时可食,亦可入药。
更多关于藜蒿和茼蒿怎么区分,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四、黎蒿 茼蒿 芦蒿有什么区别
芦蒿也叫藜蒿、泥蒿、萎蒿、水蒿等。
1、外观不同
芦蒿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具清香气味。主根不明显或稍明显,具多数侧根与纤维状须根;很状茎稍粗,茎少数或单,初时绿褐色,后为紫红色,无毛,有明显纵棱,下部通常半木质化,上部有着生头状花序的分枝,枝长6-10(-12)厘米,稀更长,斜向上。
菊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叶互生,长形羽状分裂,花黄色或白色,与野菊花很像。瘦果棱,高二三尺,茎叶嫩时可食,亦可入药。
2、作用不同
芦蒿不仅可做菜,还有较高的药用保健价值,常吃具有降血压、降血脂、缓解心血管疾病的食疗作用,还具有清热解毒,平抑肝火、祛风湿、消炎、镇咳、防癌抗癌等功效。
茼蒿有蒿之清气、菊之甘香。据中国古药书载:茼蒿性味甘、辛、平,无毒,有“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利肠胃”之功效。
3、成分不同
芦蒿营养成分丰富,能量低,每100克芦蒿含蛋白质3.91克,脂肪0.91 %,膳食纤维3.72%,胡萝卜素4.88g、维生素B26.25mg、维生素C49mg,含有钙、磷、钾、铁、锌、硒等多种矿物质。
每100g茼蒿嫩叶含VC可达25mg。每100g可食部分含胡萝卜素1.51mg、VA252mg、钾220mg,钠161mg。每100g含0.8g蛋白质、0.3g脂肪、0.3g糖类和3.4g纤维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茼蒿
百度百科-芦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