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ktv老歌经典100首

经典歌曲有:1、《小苹果》、2、《喜欢你》、3、《隐形的翅膀》、4、《蜗牛》、5、《我的未来不是梦》、6、《海阔天空》、7、《阳光总在风雨后》、8、《从头再来》、9、《倔强》、10、《怒放的生命》11、《海阔天空》、12、《飞得更高》、13、《相信自己》、14、《年轻的战场》、15、《壮志在我胸》、16、《奔跑》、17、《真心英雄》、18、《我心似海洋 》、19、《不再犹豫 》、20、《我想我是海》、21、《我踏浪而来》、22、《仰望星空》

23、《睡不着的海》、24、《黑暗之光》、25、《we belong to the sea aqua》、26、《沙滩》 、27、《海上花》、28、《我心是海洋》、29、《沿海地带》、30、《舰队》、31、《秋天的海》、32、《最美的太阳》、33、《壮志雄心》、34、《永不退缩》、35、《感恩的心》、36、《我要的世界》、37、《我们都一样》、38、《红日》、39、《光辉岁月》、40、《超越梦想》、41、《启程》、42、《飞的更高》、43、《远走高飞》。

44、《男儿当自强》、45、《爱拼才会赢》、46、《挥着翅膀的女孩》、47、《追风少年 》、48、《在路上 》、49、《我真的很不错》、50、《大海 》、51、《永远不回头》、52、《青春纪念册》、53、《男儿当自强》、54、《步步高》、55、《风雨无阻》、56、《我们的歌》、57、《一天到晚游泳的鱼》、58、《真的汉子》、59、《光芒》、60、《梦不落》、61、《我是一只鱼》、62、《年轻无极限》、63、《微笑》、64、《阳光宅男》。

65、《浪花一朵朵》、66、《踏浪》、67、《那年夏天宁静的海》、68、《爱如潮水》、69、《带你去看海》、70、《听海》、71、《 一了百了 》、72 、《移民火星》、 73、《 billie jean michael jackson history past present & future》、74、 《认真的雪 》、75、 《阿拉伯之夜》、76、《小苹果》、77、 《老男孩》、78、《死了都要爱》、 79、《大爆炸》、 80、《my love 》。

81、《 once diana vickers songs from the tainted cherry tree》、82、《 你 》、83、《男佣》 、84、《 dota basshunter divers》、85、《海洋天堂》、86、《深海》、87、《外婆的澎湖湾》、88、《天堂海》、89、《美人鱼》、90、《那片海》、91、《和你一样》、92、《风雨彩虹铿锵玫瑰》、93、《宣言》、94、《今天》、95、《少年中国》、96、《勇敢的心》、97、《稻香》、98、《星星点灯》、99、《咸鱼》、100、《朋友》。

相关信息:

1、《小苹果》是筷子兄弟演唱的歌曲,由王太利创作词曲,是电影《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的宣传曲。2014年,该歌曲获得全美音乐奖“年度国际最佳流行音乐奖”、Mnet亚洲音乐奖“中国最受欢迎歌曲奖”。

2、《喜欢你》是中国香港摇滚乐队Beyond演唱的一首粤语歌曲,由黄家驹作词、作曲,Beyond编曲,收录于Beyond1988年9月6日由环球唱片发行的粤语专辑《秘密警察》中。这首歌曲是Beyond的代表作品之一。

3、《追光者》是岑宁儿演唱的歌曲,由唐恬作词,马敬作曲,是电视剧《夏至未至》的插曲,收录于2017年6月19日发行的原声专辑《夏至未至·听见青春》中,后收录于2017年12月12日发行的现场专辑《Live at Blue Note Beijing》中。

二、北京海上花ktv怎么样

北京海上花ktv很好。北京海上花KTV的环境很好,是正规ktv。根据相关地图查询北京海上花ktv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12号楼一层。

三、全球十首华语天籁之音

全球十首华语天籁之音

全球十首华语天籁之音,对于音乐,我们总是有自己的理解,当然也有自己的喜好,但能经得住时间考验的,经过历代人认可的方能称为经典。下面是全球十首华语天籁之音。

全球十首华语天籁之音1

1、邓丽君《月亮代表我的心》

这首歌毫无争议在各大榜单上都排第一,凡有华人处,皆有此歌。

这首歌由孙仪作词,翁清溪作曲。1973年由陈芬兰首唱,但却默默无闻。1977年经邓丽君翻唱后,立即红遍了整个华人世界,成为了传唱最广的华语歌曲。

歌中的那种朦胧意象最是符合中国人的心理,感情真挚到无法用语言表达,将自己的心比做月亮,既代表了相思,又象征了永恒。

当然,邓丽君的经典歌曲还有很多,如《漫步人生路》、《我只在乎你》、《小城故事》等,但其影响力都远远不如这首《月亮代表我的心》。

2、郭兰英《我的祖国》

这首歌严格来说,不能算流行音乐。是1956年的电影《上甘岭》插曲,乔雨作词,刘炽作曲,由郭兰英演唱。

这首歌的歌词极美,尤其是第一段: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歌词平铺直叙,远中近特,虚实相生,景色气味,外表内心,无一不恰到好处,画面感极强,感情真挚饱满,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学“功夫在诗外”的真谛。是华语歌词的巅峰之作,可谓神品。

同时这首歌的曲调也十分优美,2011年朗朗受邀在美国白宫用钢琴演奏了这首歌曲。

《我的祖国》、《我和我的祖国》、《我爱你中国》等爱国歌曲传唱度都很高,但要论到词曲质量,《我的祖国》明显高出一筹。

3、罗大佑《童年》

这是一代音乐教父罗大佑的代表作之一,最早由张艾嘉演唱,但大家似乎更喜欢罗大佑那独特、沙哑的哭腔。

这首歌节奏欢快,旋律朗朗上口。每当歌声响起,那种轻松、快乐、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就会浮现在眼前。那没心没肺的歌词,长大后才会让人感觉到微微的酸楚。

罗大佑的好歌太多,几乎首首经典,《光阴的故事》、《鹿港小镇》、《野百合也有春天》、《你的样子》、《海上花》、《恋曲1980,1990》、《明天会更好》、《滚滚红尘》等。

4、BEYOND《海阔天空》

其实一直在《海阔天空》和《光辉岁月》之间犹豫,到底哪一首更能代表BEYOND。最后还是选了这首黄家驹生前最后的作品。

BEYOND作为华语乐坛影响最深远的殿堂级摇滚乐队,经历了梦想、挫折、挣扎、坚持等。这首《海阔天空》带给人们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坚持自己的理想,永远不放弃的信念。

歌中的辛酸、歌中的自由、歌中的不屈不挠、歌中大气磅礴的力量,激励了整整一代人 。它也唤醒了香港歌坛的主旋律意识,奏响了一种可以引起大众共鸣的音乐 。

5、叶丽仪《上海滩》

“浪奔,浪流”,这首歌是一代人的记忆。记得当年这部电视剧上映的时候,真的是万人空巷,“周润发旋风”刮遍香江。

一代鬼才黄沾作词,顾嘉辉作曲的这首主题曲,叶丽仪用她那奔放、浑厚的嗓音唱出了上海滩纷纷攘攘的争斗和刻骨铭心的柔情,把大上海的风云变幻刻画得如在眼前 。跌宕起伏、恢浑大气的曲调,纷纭变幻、爱恨情仇的歌词令这首歌曲深植人心,成为华语歌坛的经典作品。

6、王菲《我愿意》

这首歌是天后王菲的早期作品,由姚谦作词,黄国伦作曲。

王菲空灵的嗓音将恋人间的痴情、缠绵演绎到极致,直达人心。听一次就会爱上,忍不住就要多听几遍。

据词作者姚谦称,当年创作这首歌的灵感竟然来自于八卦杂志上的一组照片——王菲和窦唯在一起时,北京胡同里,王菲一早出门,去公共厕所倒夜壶。

这首歌也被很多人翻唱过,齐秦的版本是我最喜欢的。

7、林子祥《男儿当自强》

这首歌是电影《黄飞鸿》的主题曲,黄沾根据古曲《将军令》填词编曲而成,由香港乐坛“常青树”林子祥演唱。

《男儿当自强》的歌词热血沸腾,歌中饱含的昂扬气势与侠义精神,让人对电影中的黄飞鸿形象产生认同,相得益彰。该曲具有一种身份印记,提醒迷路人,记得“我是谁”,别忘“当自强”。

就如同电影《大话西游》里至尊宝脚底的三颗痣,莫失莫忘。该曲用奋发向上的旋律表现着对未来的期盼,一句“男儿当自强”也成为男性自励的名言。林子祥高亢的声音充满豪气与激情,让人热血沸腾。

8、邓丽君《小城故事》

《小城故事》是邓丽君为电影《小城故事》演唱的电影主题曲。歌曲由庄奴填词,翁清溪谱曲。因为邓丽君演唱的这首歌,使得电影票房飙升,最后电影的海报干脆就换成了邓丽君。

这首原本描写台湾鹿港小镇的歌曲,因为邓丽君甜美以及非常具有江南水乡画面质感的歌声,从而让歌迷喜爱上了歌中的小城。邓丽君对这首歌演绎的那种温婉清丽、典雅多情的风格可以称达到了“完美”的境界,虽然此歌被诸多歌手所翻唱,但邓丽君这一版本仍是后人难以逾越的高峰。

歌词质朴无华,甜美中有些忧郁、温柔中蕴含着活力,充溢着摄人的魅力。《小城故事》同时也寄予了天国邓丽君对人间的最后一次回望。

9、陈奕迅《十年》

“如果那两个字没有颤抖,我不会发现我难受”。时至今日,广大歌迷还在探讨歌中说的到底是哪两个字?那个的士司机最终如何颤抖着说出了那两个字!

《十年》由林夕作词,陈小霞谱曲,陈奕迅演唱,收录在2003年专辑《黑.白.灰》中。

时间对于爱情来说,到底是残忍还是温暖,每一个听懂这首歌的人,背后都会隐藏着一曲唱罢后的一声叹息,而人的一生又有多少个十年呢?

陈奕迅的独特演绎,受到无数歌迷的喜爱,它代表着心绪的零乱和无止境的苦涩。这首歌有着很高的传唱度,是KTV点唱次数最多的歌曲之一。

10、齐秦《大约在冬季》

这首歌是1987年齐秦与王祖贤相恋时,因双方为了各自的事业聚少离多,思念之情给了齐秦创作灵感,仅用了15分钟的时间,为王祖贤量身定做的歌曲。

无论旋律、歌词、还是创作背景,《大约在冬季》都是一首让人动容的歌曲。华语流行乐坛最经典的浪漫约会,惜别深情,叹相会无期,把恋人离别在即的那份依依难舍、淡淡离愁的复杂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歌中说不完的别离凄迷,唱不尽的真情之意,怎不让人动容、感动。

全球十首华语天籁之音2

01

《爱 》(小虎队)

《爱》

是小虎队发行的第五张专辑中的主打歌,

《爱》是因为小虎队为了

宣传保护与尊重聋哑人而作,

因此在该歌曲中小虎队

大胆尝试了手语边唱边演,

感动了一代人。

02

《海阔天空》 (beyond)

1993年5月底,

Beyond从日本返回到了香港,

这一年也正值Beyond成立十周年之际,

于是黄家驹写下了这首记录《海阔天空》

来记录Beyond十年心路历程的歌。

这首歌已超越了语言与音乐的范畴,

成为一种信念、信仰与力量。

03

《再回首》 (姜育恒)

再回首 姜育恒 - 歌曲合辑

《再回首》由陈乐融和卢冠廷创作,

台湾歌手苏芮首唱,

80年代末期风靡大街小巷。

后被姜育恒成功翻唱,成了代表作之一。

04

《大海》 (张雨生)

1986年的7月6日,

张雨生的妹妹不幸溺水身亡,

年仅15岁,张雨生深受打击,

后来当他在一次来到大海边,

顿觉物是人非,

于是写下了这首《大海》

表达对妹妹的思念。

05

《吻别 》(张学友)

《吻别》是张学友巅峰唱片,

华人地区最高销量专辑,

截止2003年六月,

该专辑已累计销量2500万张,

为华语乐坛第一神作。

06

《水手》 (郑智化)

《水手》在1992年造就了

海峡两岸普天同唱的奇观。

《水手》的社会性、

群体性和人文性都十分浓重,

而郑智化身残志坚的形象,

也借着这首歌为人熟知并喜爱,

以至于人们一提到化哥

就不能不提这首《水手》,

水手也成了郑智化的经典成名曲目,

歌曲悠扬婉转,铿锵有力,催人奋进。

这首歌成为十几年来

最为流传的励志歌曲之一。

07

《十九岁的最后一天》(伊能静)

十九岁的最后一天 伊能静 - 十九岁的最后一天 生日快乐

伊能静的《十九岁的最后一天》,

在1987年推出的时候,

奠定了她在流行乐坛中的才华美少女的地位。

专辑中的歌曲大部分都由她亲自填词,

造型也由她自己打造。

08

《朋友》 (谭咏麟)

《朋友》是谭咏麟最为经典的歌曲之一,

在谭咏麟和成龙主演的电影

《龙虎兄弟》被用作插曲。

这首歌是日本作曲家芹泽广明

为他创作的一首歌,

当时谭咏麟也在日本发展,

同事发行日语和英文专辑,

《朋友》英文版名字叫《friend of mine》,

收录在他1986年在日本发行的

专辑《Thunder Arm》中。

09

《明天会更好》(罗大佑)

1984年,非洲埃塞俄比亚大饥荒爆发,

为援助饥民,迈克尔杰克逊

独自创作了一首歌《天下一家》

(We Are The World),

邀请一众歌手共同发起公益演唱,

1985年,正值台湾光复40周年,

1986年又碰上“世界和平年”。

罗大佑便效仿杰克逊

这种群星合唱的形式,

创作了《明天会更好》,

邀请到张艾嘉、李寿全

等60位华语歌手一起录制歌曲。

10

《浪人情歌》(伍佰)

摆地摊,在琴行打工被炒,

去酒吧唱歌……

一直不得志的伍佰终于迎来了曙光,

1992年由滚石发行了专辑《浪人情歌》,

伍佰的歌声一夜之间传遍街头巷尾,

知名度大为提高,

他也从地下音乐工作者,

变成了唱片畅销歌手。

全球十首华语天籁之音3

一、Beyond 《海阔天空》

所属专辑:《海阔天空》

激扬的旋律,励志的歌曲,直到今天Beyond的歌都还在被不停地传唱。这一首经典之作曾经诠释着我们对年轻的理解,再多的阴霾也会随着那高亢的歌声云开雾散。

二、张雨生 《我的'未来不是梦》

当人们用八年的时光来怀念一个人,那就足以证明他曾经的价值。当《我的未来不是梦》在车厢内响起,回想张雨生,回想他留给我们的那些珍贵的音乐,我们才发现一切都好似过眼云烟,难以解开的永远只是那未偿的情怀。

三、王杰 《一场游戏一场梦》

所属专辑:《一场游戏一场梦》

是这首歌让我们认识了王杰,尽管他的歌总是带着些许伤感和悲凉,然而细细咀嚼之后,我们依然能从浪子苦涩的生命中发现几许希望的亮光,留给我们一丝淡淡的温馨。

四、张学友 《吻别》

所属专辑:《吻别》

对于很多人来说,听Jakie的歌似乎已经成为习惯。而要从他的作品中找出一首经典之作却不是那么容易,因为属于他的经典太多了,属于他的故事太多了,就像一个从来不曾老去的传说。

五、谭咏麟 《难舍难分》

所属专辑:《难舍难分》

“说起来人生的仆仆风尘,不能够留一点回忆……”谭咏麟的歌总能拨动我们埋得最深的那根心弦。那些曾经的感动,曾经的激情,都记录着他带给我们的美好回忆。

六、刘德华 《一起走过的日子》

所属专辑:《一起走过的日子》

最初的刘德华,我们还不知道他会唱歌,而当他开始唱歌的时候,我们才开始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男人味。刘天王带给我们的,也许不是最经典的歌声,但绝对是最经典的男人。

七、张国荣 《风继续吹》

所属专辑:《风继续吹》

张国荣的离去,让他留给我们的歌声变得愈加珍贵。在他的歌声中,我们似乎总是在寻找什么,却又说不出我们找的到底是什么。对哥哥的怀念也许就像那阵风,一直不停地在继续吹着。

八、罗大佑 《恋曲1990》

所属专辑:《爱人同志》

罗大佑一直在尝试用音乐和爱情对换,在他启迪的恋曲里人们度过了生涩而闪亮的日子,同时也避开了政治与时代的激烈撞击。是罗大佑成全了那个年代的个性爱情。

九、周华健 《让我欢喜让我忧》

所属专辑:《让我欢喜让我忧》

喜欢周华健的歌,可以有一千个理由,但喜欢他的这首歌,也许理由只有一个,因为他教我们学会思考,思考在我们的周围,到底又有多少人曾让我们欢喜让我们忧。

十、陈百强 《一生何求》

所属专辑:《一生何求》

陈百强,一个时代的音乐骄子,他留给我们的那些旋律,无论冷暖都未曾停休,只是回头时已过去十多个秋。然而岁月带不走的,是那些无尽的伤感与声声叹息。

四、作为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非官方语言,吴语是如何走向消失的?

吴语,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非官方语言。

现有将近一亿人使用吴语,吴语区横跨上海、浙江、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福建北部。吴语区还被划分不同片区,其中太湖片吴语使用人口达到吴语使用总人口的65%。

可诡异的是,它居然被国际语言文化组织(ILCO)列为了严重濒危语言。

但在非吴语区,比起粤方言、湘方言,吴方言在生活中好像的确更不经常听到。这一亿人都去哪儿了?为啥会有将近一亿人说吴语?明明还有这么多人说,吴语真的要消失了?

1.吴语,历史上的发展

历史上,在江南地区尚未开发之时,吴语的先祖是侗台系统的少数民族语言。

春秋时期,吴国、越国在吴地兴起。在《吴越春秋·夫差内传》中提到“且吴与越,同音共律,上合星宿,下共一理”,可见在当时,方言这个概念其实已经初步形成。

《吕氏春秋·知化》记载“吴王夫差将伐齐,子胥曰:不可。夫齐之与吴也,习俗不同,言语不通,我得其地不能处,得其民不得使。”为了扩大国家版图,吴越地区就有一部分人学习了其他国家的语言。后来,随着楚国往长江下游扩张,楚语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吴语的塑造。

秦汉时期,中央政权建立。中央在各地设置驻扎兵,中原文化对各地影响日益加深,中原汉语在全国各地使用范围扩大,使吴语受到重大影响。

在汉代,吴语已经成为一支与中原汉语(华夏语)颇有不同的语言。东汉末年,三权鼎立,吴语不断向福建、广东推进,对闽言的形成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与此同时吴语也传入日本,这也是部分日语的发音与吴语十分相像的原因之一。

之后的“永嘉之乱”,匈奴攻陷洛阳,也由此引发了第一波北人南迁。西晋灭亡后,东晋在建业(今江苏南京)建都,此举也将北方官话大量传入南京,同化了南京口音。这也使吴语区域进一步缩小,如今的南京只有一小块区域仍保留着吴语。

“安史之乱”、“靖康之乱”也是北人南迁的高潮。北宋时期,金人南侵,宋室南渡,把京都从汴梁(今河南开封)牵至临安(今浙江杭州)。因此,杭州方言有大量官话特征,最明显的就是翘舌的"儿化音"。

到了宋元时代,吴语已经奠定了现代吴语的规模,与现代吴语相差不远。但这个规模与春秋时期的吴语规模相比,其实已经大大缩减。

2.吴语,文化上的贡献

若你有心观察,在文学作品中或一些艺术表达形式上总能看到吴语的身影。

《红楼梦》中,就经常会有吴语的出现,例如在第25回中,凤姐给林妹妹送茶后,还不忘打趣她:“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其中的“吃”字便是典型的吴语词汇。在吴语中凡是用嘴接受某种物质的,多数可以称“吃”,并不一定有咀嚼、吞咽等动作,如“喝酒”说成“吃酒”,“饮茶”说成“吃茶”,“抽烟”说“吃烟”。

在鲁迅的创作中,吴语更是常客。例如《阿Q正传》中有一句是“赵太爷肚里一轮,觉得于他总不会有坏处。”,这里的“肚里一轮”可作“脑里一想”解,但吴语中“一轮”还带有强调思考速度之快的情感,也是突出了赵太爷的精明狡诈。

若是将当地方言应用到文学作品中,将有助于人物形象地塑造,使其更为饱满,部分表达也会更加生动。怪不得有人说“如果《三国演义》中的各角色用自己的方言来演绎,该是怎样一副有趣而生动的场景”。

不仅是在文学创作上,吴语为作品添加了光彩,而且在国外著作的翻译上,许多著名吴语区译者也带入了不少吴语词汇。

杨绛翻译《堂吉诃德》所用的“瘪三”、“贼皮贼骨”、“讲讲明白”,祝庆英翻译《简爱》所用的“闹不清”、“不很好”、“奶孩子”都为吴语表达。

除了文学作品,吴语也有更多艺术表达形式为人们熟知。

电影《金陵十三钗》中,几位穿着旗袍的江南女子,抱着琵琶,唱着《秦淮景》向屏幕前走来的场景着实令人难忘。若是这首苏州评弹没有了吴侬软语的温柔加成,也就不会那么“酥”入人心。

越剧,作为五大剧种中唯一非官话剧种,便是用吴语来演唱,其中最著名的经典选段《梁祝·十八相送》更是成为了人们歌颂的爱情的范本。

除了评弹和越剧,还有许多以吴语方言为载体的艺术形式,例如昆曲、吴歌、甬剧、滩簧等。

但掺杂吴语的文学作品与艺术形式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被胡适评价为“吴语文学的第一部杰作”的《海上花列传》怕是鲜有人闻,原因就如孙家振所说“致客省人几难卒读,遂令绝好笔墨竟不获风行于时”。为了扩大其影响力,张爱玲还特地为其进行译注,可也见效甚微。

对于傅雷翻译的《克里斯朵夫》,也有人反应,其中部分语法和词汇有读不懂的情况。

而越剧也一度面临难以走出吴语区的困境,为了增加受众,越剧也吸收了部分中州音韵和官话语音,会选取一些更易听懂的吴语来进行演唱,例如,《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即使是非吴语区人群也能听懂。

3.吴语,表达上的特殊

有个关于吴语的笑话:一个从他省来的人问吴语区的人“鱼、螃蟹、虾用吴语怎么说”,那人便答“嗯、哈、呼”,他省人便十分惋惜地说“好好一个小伙子,可惜是个哑巴。”

可见,吴语与普通话在表达方式、用字发音上都有着一定差别,即使是一些日常用语也难以直译,需要稍微“拐个弯”。

有趣的是,吴语使用上还有一大特殊性就是一词多义,甚至是一个字代表着完全相反的意思。最典型的代表便是“侬”。“侬”为古百越语词,单个字意义为“人”,在古吴语有三侬,表示我的“我侬”,表示你的“尔侬”,表示他的“渠侬”。

《玉篇·人部》中称“侬,吴人称我是也”,《红楼梦》中黛玉葬花桥段有一句“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其中的“侬”也显然是“我”的意思。

而在《西厢记》中“奴与你向来主婢情意重,为什么偏偏今宵来屈煞侬”的“侬”和沪剧《打鸟》中的“侬勿要去,侬在屋里看房子”的“侬”,应当作“你”解。

如今,各个区域也保留了不同“侬”的含义。上海话里“尔侬”被保留,苏州、金华等地保留了“我侬”,但有些地方例如宁波,一些人依旧会说三种“侬”。

吴语表达上另一个特殊性体现在形容词上,相比普通话中的“更”、“最”级别,吴语会将形容词分为四级。

以原级“新”为例;ABB型往往表示弱化级“新簇簇”;BBA型则作为强化级“簇簇新”;若是要用最高级,经常会扩展成一个词组,例如,“拆瓜辣新”。

在吴语中的一些特殊语法也是不可忽视的。

常见的有,直接宾语放在间接宾语之前,例如,普通话中“妈妈给我饭吃”,换成吴语就变成了“妈妈给饭我吃”;补语后置,“打不过他”会变成“打他不过”;状语后置,“快点吃饭”则转变为“饭吃快”。

4.吴语,使用上的现状

作为一个从小就会说吴语的人,在看到“吴语濒危”的时候还是有点震惊的,因为在家乡的同龄人中,似乎大多数人依旧是会说吴语的,怎么就濒危了呢?

可是一些数据似乎的确说明了一些问题。

在吴语区调查中显示,78%的人认为自己能用吴语进行日常交流,其中31%的人认为熟练掌握吴语,而在28岁以下,只有20%的人认为自己熟练掌握。

在2016年上海区域的吴语调查报告中,86.8%的本地学生能与他们用上海话交流,认为自己能准确流利使用的为28.1%。这看起来还不错的数据与2005年的94.6%的学生用上海话交流,54.3%的人认为自己上海话流利准确一比,真的是一点“腔调”都没有了。

苏州也面临着类似的情况。2007年时,不会说苏州话与不太会说的总比例达到30%,14岁以下人群50%左右不会或不太会苏州话。而到了2012年时,完全不会说苏州话的比例就有39.2%,其中儿童人数明显上升。

杭州也是受官话影响较大的一个区域,但杭州地区父辈会讲当地方言的比例高达90.7%,可下一辈会讲杭州话的比例几乎是拦腰斩断,仅有48.5%。

由以上一些数据不难得出,吴语的使用人群严重老龄化。

调查中还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成年人交流时多数用的是吴语,但为了让下一代更快学会普通话,有三分之二的父辈会选择用普通话与儿童交流。

怪不得语言规划学家费什曼指出“濒危语言之所以称为濒危语言,是因为缺乏非正式的代与代之间的传递和非正式的日常生活支撑,而不是因为学校里不再教授这些语言”。

除了当地人会说吴语的越来越少,由于外来流动人口的增加,也使许多生活场景也不需要使用吴语。

2012年,苏州的外来人口已超过本地户籍人口;在宁波,外来流动人口占常住人口的40%以上;上海更是不用说,外来人口比例超过70%。

“周瑜陆逊久寂寞,千年北客嘲吴语。”

与此同时,吴语区的外来人口似乎对掌握吴语没有太大兴趣。以宁波为例,非吴语区人口能用宁波话熟练交谈的只有11.3%,半数以上的人认为能听懂就行,还有26.8%的人极力反对掌握当地方言,力图保持自己区域的方言。

5.吴语,传承上的窘境

许多语言的发扬与传承往往与其表现形式有密切关系,例如粤语的风靡,香港电影,TVB与粤语歌功不可没;重庆话的爆红,一定程度要也要归功于重庆话电影与歌曲。

于是我听了一下此前出的一首吴语rap,用一个词形容的话就是“一脸懵逼”,自诩能听懂大多片区吴语的我,除了太湖片吴语能基本听懂以外。其他片区的吴语一出来,心里的OS就是“这是啥?”

这也正是应了那句“吴语区十里不同音”。除了移民潮的影响,吴语区还多处丘陵地带,这使得各区域交流困难,也导致了各个区域会有自己的一些特殊用词。

所以,其实“吴侬软语”也并非指全部吴语区,而是在某种程度上特指苏州话。相比自嘲“石骨铁硬”的宁波话,怪不得会有“宁听苏州人吵架,不听宁波人讲话”一说。

吴语地区多数为去中心化发展,相比粤语早早地确定了以广州为标准,吴语怕是处于“谁都不服谁”的尴尬境地,因此也不便进行统一传播。

其次,还有一个客观原因就是,吴语的确相对复杂,以苏州话为例,有27个声母,49个韵母,还有单字声调。而普通话只有23个声母,24个韵母。

之前有个话题,就是讨论港台腔和东北腔,到底谁会被谁带跑。吴语就没有这个烦恼,肯定会被港台腔或东北话带跑。因为对方根本听不懂你说话(微笑)。

最后,吴语的适用范围极为有限,不仅仅是学校强制要求讲普通话,许多正式场合也必须使用普通话,而且许多风俗习惯、手艺文化逐渐淡出生活,新事物不断产生,不少概念只能用普通话或英文表达。

换而言之,就是吴语的工具性渐渐消失了,变得不实用了,可随之存在的人文性我们也要让它渐渐消亡么?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二首·其一》中所提到的“乡音”便是唐朝时期的吴语。在他身上,乡音,应该是家乡留下的为数不多的印记之一。

王蒙先生在《为了汉字文化的伟大复兴》中提到:“吴侬软语,三秦高腔,川语的刚嗲相继,粤语的铿锵自得,……同样都是我们的财富。”

参考资料:屠国平《宁波市外来人口语言生活状况考察》,周领顺、陈慧《译者语言与译文语言的地缘性——以苏籍译者群及其吴语运用为个案》

五、三亚有哪些酒吧消费比较便易

凤凰岛路口前有一个叫“不见不散”的地方消费比较便宜,而且很有风情,有时间去感受一下,你会有收获的,祝你开心

六、北海银滩KTV

银滩附近都是酒店或者小馆子要玩还是得到市区里面。

KTV、娱乐城:

1、海上花娱乐城 ★★★★★:北部湾中路,和安商港5楼,各档包厢168至1568元。音响好,人文和配套环境都不错,没什么小混混,平时基本都是上这里玩。

2、中玉酒店KTV ★★★★:北部湾西路,中玉酒店3楼。新装修过了,包厢和音响都不错。

3、三本休闲娱乐广场★★:0779-3089955,贵州路24号。属于曾经繁荣一时的代表。

4、碧海星都娱乐城★★★:0779-3085068,北海大道西段,银晖酒店4楼。包厢300,人气旺、音响好。

5、梦之岛大酒店夜总会 ★☆:13877911556,北部湾西路。小厢160, 中厢200, 大厢380

6、新锦辉酒店KTV ★☆:装修简单,价格便宜,音响就嘛嘛地了。

7、荔珠大酒店三楼KTV ★★★:长青路上,新装修、包厢不便宜,也在三、四百之间,音响不错,无线Mic。

8、南海大酒店 ★☆:设备陈,音响差,还不便宜,中厢280,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

9、海上人间 ★☆:好象是在外沙那边的吧

10、甲天下大酒店 ★★★★:包厢挺贵的,三、四百元,配套好,酒水贵。

11、金樽娱乐城 ★★☆:6809888,6804999,时代广场三楼。

12、碧雅度假村娱乐中心★★☆:0779-3921601,3921603,装修音响不错,可惜地偏人少。

13、布兰卡酒廊 ★★☆:包厢200,音响差,价格适中,和迪吧一起经营的,又吵又杂。

14、国发华联KTV ★★★:0779-3087896,3087898。装修配套都不错,以前常去的地方。

15、凯旋娱乐城 ★★☆:包厢够大,消费也不高,配套各方面就一般了。

16、石林大酒店 ★☆:现在又重新装修过了.相信还可以恢复当年的辉煌的!

17、快乐就好KTV☆:0779-2023848、6806078。北京路三号远方大厦三楼

18、新浪潮网络KTV酒吧★:四川南路华侨宾馆旁

19、豪情KTV★:0779-2028866。北京路远方大厦二楼

20、金禾宫娱乐城★:0779-3082888、3082828。北海大道中22号

21、华宾雀友茶艺城★:0779-3036289。四川南路华侨宾馆后院餐厅二楼

22、田园酒店KTV☆:0779-3067936小厢160,238中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