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女子庆生挥霍12万,散场上演“霸王餐”戏码,她有何背景吗?

95后女孩庆生挥霍12万,散场上演“霸王餐”戏码

上海95后女孩石某为了庆祝生日,带着三位朋友来到KTV,消费了一瓶路易十三、150瓶爱恋香槟,一直疯狂地玩到凌晨5点,大概消费了12万!

看到这里,各位朋友肯定会认为这又是哪家的富家千金在挥霍,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在散场买单的时候,女孩上演了一幕“霸王餐”的戏码,她给几个朋友打电话,让他们来付钱,但是都没有来,最后醉醺醺的石某说:“本小姐忘记带钱了,请你们随便”为由拒绝支付任何费用,企图吃霸王餐!

这家KTV老板也不是吃素的,面对石某的“霸王餐”戏码坚决不理不睬,报警后女孩被移交到法院,法院以诈骗罪判处石某有期徒刑2年。

女孩家庭背景曝光,真相令人泪目

据悉石某是这家KTV的常客,自己的生日原本在8月份,事发当天是5月20日,石某为了庆祝“520”,便以过生日为由提前预定了包厢和酒水,请朋友和自己一起挥霍。

石某消费了1瓶单价49800元的路易十三洋酒和150瓶单价398元的香槟,其中150瓶香槟都喷洒在了包厢。

据悉石某长相漂亮,身材不错,经常在朋友圈里晒国外旅游、高端场合、以及盛装相聚的照片,一副“千金名媛”派头。

实际上自己没有稳定工作,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工厂工人,按照其父母的收入,根本无力为其支付这顿饭钱!事发后女孩的父亲用自己存的血汗钱,给KTV老板赔偿了4万多块钱的酒水成本损失。

看到这里,我们不难想象当时女孩父亲知道女儿的行为后内心的失望和无奈,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一年的收入才能有多少钱,女儿疯狂一夜就能挥霍12万,这让将女儿视为掌上明珠的父亲情何以堪?

伪装的精致只会毁了人的一生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如今很多年轻小孩的消费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70、80后的消费观念都是计划经济,可是90后、00后则是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甚至不惜借贷消费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网络上的纸醉金迷的案例数不胜数,炫富,网贷无不是在挑动人们的欲望,为了伪装自己精致的生活过度消费,而一时的痛快,换来的却往往是漫长的痛苦,甚至毁了自己的一生。

石某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但是却有一颗“千金”的心,自己没有工作,平日里却三天两头出入高档娱乐场所,挥霍着父母的血汗钱,高声唱着《时间都去哪了》,抒发着对父母的挚爱之情,简直是天大的讽刺!

很多年轻人涉世未深,沉迷于纸醉金迷的生活,年纪轻轻就限入了债务陷阱,把自己和家庭拖入泥潭。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可怜天下父母心!在这件事中,石某可谓是害人害己,不仅自己被判刑,还让父母用血汗钱为其买单,真是可悲!

最后希望大家理性消费,切勿攀比,假精致只会毁了自己!

各位朋友,你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关注留言。

(文章图片来自网络,图文无关)

上海一女子KTV消费12万后不认账,成本仅4万,酒水这么暴利吗?

其实是要看情况的,有的确实狠赚钱,但有的也只是赚个中间差价!做过酒水生意的就知道了,压货的钱有多厉害!所以,现在做什么很透明,都是要有渠道的!

上海一95后女子ktv办生日趴消费12万(上海95后KTV消费12万)

说句实在话,现在的白酒行业已不仅仅是在卖酒,更多的是在卖营销。

有良心的酒厂还是在好好做良心酒,比如:汾酒、西风酒、古井贡酒、习酒、北大荒酒等,他们的酒和八十年代价格比也就涨了十倍,而茅台就不同了,现在的价格已是八十年代的的二百倍,抢钱啊!我们的纯粮食酒也还只卖几十元一斤,无任何添加,纯传统工艺,其实包装不要太奢华,喝的是酒,奢华包装纯属浪费。

两个基本标准可以判断: 第一个标准是真酒,纯粮食酒,没有酒精酒。 第二个标准是高性价比。就是零售价在出厂价的100%以内,越低于100%,性价比越高。最高性价比在50%,属于保本低利。

进圈以后就明白了,厂家压货,渠道费用,业务费用,搞来搞去除了团购能挣钱,其它都给厂家和业务员打工了。不是这个行业的尽量别干,除非有资源。

一是代理商周边没其它区域代理商。这样价格稳的住。二是,在该区域的零售价格15的酒没有强势品牌,品牌集中度不高。代理商可以按此价格操作。扯窖藏成本的基本都是没了解不懂行的。

黄酒也是酒吧,自己去看,人家也写的十年二十年,十年才卖二十块,二十年也就一百块。怎么你茅台是金库藏的,出仓还带金子啊。

白酒这种文化代表类产品与社交类成本的成本不能简单的计算,因为:

1、白酒的社交属性决定了产品的最大成本在于品牌成本,而白酒的品牌投资是长期与巨大的,很多属于前置性投入,风险很大;

2、生产领域牵涉到原材料的种植与采购,其实还有很多二次加工的问题,时间成本、存储成本与采购期货风险也很大;

3、白酒属于耗粮很高的产业(这里主要指固态白酒),白酒的高税收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部分,有处于保护耕地与粮食安全的目的,并且白酒这种风险性消费品,高税收也是限制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的出发点。

4、白酒受到食品安全与国家政策舆论多重影响,消费环境较为脆弱,高利润是为了规避这种高风险。……

综上简述:白酒的高毛利是建立在高风险之上的避险措施,不存在基于原材料的所谓高毛利,至于赚不赚钱,其实这是企业经营的问题,与产品高毛利没有直接关系。

还有自己酿酒说成本的,工业化发展的二十一世纪,您是没读过书还是怎么的,这点道理都不懂。手工和机器成本都差十几倍,零售价更多,茅台是手工吗?也不知道那些卖酒的、产酒的脑子在想些啥,财报明明在那里摆着,最科学的数据摆明了茅台的成本是多少,还要去根据自己那点想当然的经验判断酱酒的成本没那么低,还要去争辩。

生产规模大,成本摊销下来就会很低,品牌大,溢价就高,市场需求大,利润就高,这是一个良性循环。那些小作坊,没啥品牌,销路不是很畅,肯定相应成本会高些,就别跟茅台这类大酒厂商比了,人家是占了品牌和市场规模两大核心优势,何况口感也达不到人家的水准,就别把成本夸上天,没市场还要把价格卖的那么贵,老老实实卖个几十块钱有点利润赚就可以了,百姓们又不是傻子。

说实话普通人对酒是分辨不出来的,很多人喝酒是喝一个面子和品牌,说实话就是喝一个格调。

我在家也经常被长辈拉出去充台面,说几个专业术语,一群人说这娃儿没白学,我内心倒是挺尴尬的。诚然白酒的成本价很低,但不同价位的白酒品质的确不一样,我火候不到喝不出来,要是放到我们老师那里立马就能分辨出来什么品质和价位,质量好的酒价格自然也贵,就像葡萄酒也有二三十的餐酒和上千的年份酒,不过一般没有鉴赏能力的人喝不出来差别。不过高端酒的定价的确有被哄抬的嫌疑,之前公款消费被严格管控时高端酒的价格有过下降。

纯玉米淀粉原料以食用酒精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得到食用酒精,再用食用酒精加水得到42度52度的白酒,算不算纯粮食酒?国家标准白酒分类并不是纯粮不纯粮,而是按照工艺,按固态发酵还是固液法还是液态法分类。所以不仅要是纯粮,还得是原粮粉碎、蒸熟糖化、拌曲、发酵、蒸馏取酒、陈化、勾兑。不说酒的物料成本人力成本,1千万粮食酿成酒,陈3年再上市的话,资金的时间成本是多少?

看固定成本和摊销成本。

比如二斤粮食就能出一斤酒,所以一斤酒的固定成本就是二斤粮食钱,一个工人一个酿造周期内最大能酿一百斤酒,如果就酿10斤,那每斤摊销的人工成本就是1/10工人工资,酿一百斤就是1/100工人工资,同理,如果产量上去了,那宣传,设备折旧的摊销成本相对挺低的,批量购买的话,粮食的价格也会比市价便宜不少,所以我觉得白酒的毛利应该挺高的。

白酒的黄金十年已经过去了,从12年限制三公消费以后经销商日子就越来越不好过,从16年开始白酒社会库存的减少加上消费升级带来了高端白酒的复苏,很多厂商也接连提价,但是渠道利润真不高,部分高端品牌核心品项虽然单瓶利润有增加,但是也是伴随着厂商的控量策略,总体利润受到控制(前期囤货多的不做此说),行业的复苏肯定是对厂商利好,同时也带来市场营销推广费用的增加,一般白酒厂商都会给予出厂价百分之20以上的市场费用支持,再加上税费,材料、人工,环保投入等,你可以自己算算。

当时有幸参与新酒上市的整个设计,选材,包装,打样的全过程,现在有一款目前市面上算较热门的酒也有当年我开会中的头脑结晶啊哈哈。我没具体梳理过,但是当时我们上了八款新品,举个一斤红瓶装的成本啊,液体酒成本两元多,瓶子选已有模不用另开,纸盒中等卡纸,瓶子加包装十元左右成本,定价在160-240之间。但是,重点来了,酒厂本身利润没这么高,因为下面有分片区总代,省代,市代,县代到零售商层层一吃,每个利润也不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