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十大毒蜘蛛
中国十大毒蜘蛛:黑寡妇蜘蛛、红螯蛛、蝇虎跳蛛、赤背蜘蛛、鼠蛛、穴居狼蛛、海南捕鸟蛛、六眼沙蛛、捕鸟蜘蛛、上户蜘蛛
1、黑寡妇蜘蛛
黑寡妇蜘蛛分布范围广,遍及世界,一般喜欢生活在温带及热带地区,它们主要吃一些昆虫、马陆、蜈蚣等,一般是用将猎物缠在蛛网上,再迅速出击将毒素注入猎物体内,待其死亡后进食。
2、红螯蛛
红螯蛛主要分布在我国广东、四川等地区,属有毒蜘蛛,毒性较强,性情并不算十分凶猛,在一般情况下,它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会在生育之前大量进食,将小蜘蛛生下来之后,小蜘蛛会大量汲取母红螯蛛的养分,直到母红螯蛛死亡。
3、蝇虎跳蛛
蝇虎跳蛛体型一般,外表较粗壮,属于毒蜘蛛,因擅长跳跃而得名,跳跃距离甚至超过它们身长的50倍,蝇虎跳蛛的视觉非常灵敏,当它们捕捉猎物时,往往使用逐步靠近的方式,然后直接跳到猎物身上,将自身毒液注射到猎物体内。
4、赤背蜘蛛
赤背蜘蛛,又叫赤背寡妇蛛、印度赤背蜘蛛等,因背部分布一条红色的条纹而得名,一般喜欢生活在户外的花园或房檐下,它是黑寡妇蜘蛛的远亲,毒性较强。
5、鼠蛛
鼠蛛毒性非常强,有11个亚种,传说鼠蛛和老鼠一样擅长打洞,但经过证实此传说有误。
6、穴居狼蛛
穴居狼蛛体型较大,体长约为28-40毫米,主要分布在中国、波兰、捷克等地,它的毒性大小往往因性别、季节的不同等而存在差异,一般来说,雌性的毒性要比雄性的大,而在繁殖季节的雌株是毒性最强的时候,它们一般喜欢生活在草原、森林等地。
7、海南捕鸟蛛
海南捕鸟蛛,又叫海南单柄蛛,主要分布在我国广西、海南等地区,寿命一般在15年左右,这种蜘蛛带有较强的毒性,并且攻击性较强,能捕捉比自身大几倍的猎物。
8、六眼沙蛛
六眼沙蜘蛛一般喜欢生活在沙漠地带,与其它蜘蛛不同的是,六眼沙蜘蛛不会织蛛网,也不会跟踪猎物,方向感较差,它们身上的毒液毒性极强,擅长伪装,喜欢将自己的身子埋在土堆里,来等待猎物的到来。
9、捕鸟蜘蛛
捕鸟蜘蛛体型较大,一般体长为10厘米多,主要分布在我国广西、海南等地,性情凶猛,属于毒蜘蛛,而且毒性较强,它是肉食性动物,一般喜欢生活在靠近水源且食物充足的地方。
10、上户蜘蛛
上户蜘蛛的最大体长可达30厘米,主要分布在中国台湾全岛,比较少见,属于有毒蜘蛛,毒性较强,性情凶猛,一旦有任何生物靠近立刻发动猛烈攻击。
二、海南捕鸟蛛的毒性有多大?一口可以咬死人吗?
比普通捕鸟蛛要大,而且攻击性也高。成年人咬不死但是未成年就不清楚了
三、捕鸟蛛有毒吗
捕鸟蛛有毒。
捕鸟蛛毒液较弱,但对付昆虫和小型脊椎动物绰绰有余。捕鸟蛛腿上的刚毛能通过气流的颤动,探测到猎物的体型、大小、速度,当掌握足够的信息后,便会突然出击,将毒液注入猎物体内,用毒素将猎物溶解掉,然后吸食液体。
捕鸟蛛的科学价值
当前所知,世界上蜘蛛大约有4万多种。按照习性通常分为结网蜘蛛,游猎蜘蛛和洞穴蜘蛛。结网的蜘蛛最为常见,但是由于空间和食物问题,不适合作为宠物饲养。
通常市场上的宠物毛蜘蛛毒性比较弱,只要不是故意挑逗不会主动攻击人。即使被咬了也不会有生命危险。它的适应能力很强,不需要精心照顾。
四、捕鸟蛛有毒吗?
捕鸟蛛是有毒的,正因为有毒,它们在完成捕食后,会用毒素将猎物软解掉,然后吸食液体。不过对于人来说,捕鸟蛛的毒性一般是不致命的,只是会很疼。并且大多数捕鸟蛛比较温顺,很少会主动咬人。
五、海南捕鸟蛛和越南捕鸟蛛到底有没有毒?
凡是蜘蛛都有毒,只是毒性有大小而已。通常情况下,体型大的蜘蛛仰仗力量,毒性反而不是太强,海南捕鸟蛛和越南捕鸟蛛的毒性对于常人来说没有危险,但是对于个别过敏体质的人来讲,被蜘蛛咬了依然会有危险。
智利红玫瑰的进攻意识相对较弱,养起来更加方面上手,玩捕鸟蛛的关键是不能突然、用力捉拿,否则会遭遇它们下意识的反抗甚至咬人。
六、海南捕鸟蛛的习性
相比同属于Haplopelma属中最著名的种类,产自缅甸、泰国等地的金属蓝,海南捕鸟蛛的体型要更大一些,成年体长17~20厘米足展,和俗称“黄地老虎”的虎纹捕鸟蛛体型相当。是攻击性和毒性都非常大的捕鸟蛛种类,它们的颜色并不出众,宠物捕鸟蛛爱好者饲养它们的原因要么是喜欢凶猛的种类,要么则是喜欢会挖掘非常深的、垂直洞穴的捕鸟蛛。它们的幼体是黄色的,和虎纹捕鸟蛛幼体几乎一模一样,不同的是,成长到6厘米以上,海南捕鸟蛛会逐渐变黑,而虎纹捕鸟蛛则仍旧是黄色。它们的幼体敢于捕捉比自己大2~3倍的食物,从中也能看出它们的攻击性之强,它们的生长速度相对也较快。海南捕鸟蛛对光线非常敏感,因此饲养中应该提供非常厚的底材,供它们挖掘深深的隧道巢穴。它们也需要较大的湿度,过于干燥的环境会使它们有脱水死亡的危险。适宜温度26~28℃,适宜湿度85%,建议使用潮湿的泥炭、椰砖、粘土作为底材。
成年足展可达20厘米,毒性较强,不适合新手养殖。寿命可达15年左右。
产自中国广西、海南等地,亚洲产的捕鸟蛛种类里较大的种类,成体大的可以超过20厘米足展。幼体主要是黄色带有黑色花纹,越大颜色会变越黑色,成体是全黑色的。
市面上常见的大只个体都是野生个体,通常都或多或少带有伤或寄
生虫的问题,加上穴居种类大多胆小且容易紧张,许多新手图便宜而首次尝试饲养此种类大多以死亡告终。
小幼体的攻击性还很小,大多情况只是逃跑,但是到一定的尺寸后,一般是4-5厘米以上,攻击性便显露无疑。
这个属的捕鸟蛛都被认为毒性较大,需要注意不要被咬到!
每年大陆市场都会有不少野生的大只个体充斥宠物市场,低廉的价格和一些不负责任的商家的推销,使得一些新手第一次饲养便购买这些个体。且不说这些野生个体经过长途运输、错误饲养方法以及寄生虫等问题的影响,健康状况大多非常差,如果不小心被它们咬伤,将可能造成预想不到的结果。
孵化期的饲养管理1.饲养人员动作轻稳,不要距离卵囊太近在孵化期雌蜘蛛具有看护卵囊的行为,对于接近卵囊的一切,都会发起攻击.有的雌蜘蛛把卵囊放在自己的腹部下面,防止受到外界的攻击.因此,饲养人员在这一时期,要特别小心,在饲喂食物时,尽量做到轻慢稳,使雌蜘蛛不受到惊吓为原哲,感到有安全感.同时在喂食时,不要距离卵囊太近,否则雌蜘蛛就会感到不安全,甚至会拖着卵囊到处跑.2.创造良好环境,加强环境管理在孵化期卵对外界的温度和湿度要求比较严格,温度低于20或者高于30,湿度低于60或者高于70,都会影响到卵的孵化率.这是因为卵要在卵囊中完成胚胎的发育,使幼蜘蛛从卵囊内孵化出来.如果温度和适度不适合胚胎的生长和发育,胚胎就会减慢或停止发育,时间较长(超过20天),卵就成为无效卵,而孵化不出来. 幼蜘蛛的饲养管理幼蜘蛛是指孵化出的小蜘蛛自钻出卵囊以后到几次蜕皮成为亚成体蜘蛛之前.幼体的蜘蛛的身体较弱,消化器官未充分发育,抵抗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较差,再加上每次成长都要蜕皮,所以死亡率较高,因此必须精心饲养.1.温度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之间,昼夜温差不要太大,夏季注意降温防暑,冬季注意增温保暖,保证幼蜘蛛健康生活.2.湿度湿度应该保持在65左右,湿度小容易使幼蜘蛛脱水,最后消瘦而死亡;如果湿度过大,幼蜘蛛容易患水肿死亡;如果湿度太大,幼蜘蛛又容易患水肿,斑霉病.3.通风良好的通风环境能使幼蜘蛛身体强壮,减少疾病,安全通过各次蜕皮.空气污染,潮湿,闷热是幼蜘蛛死亡的主要原因.4.食物由蜘蛛的饲养以投放小动物为主,如黄粉虫,小蚯蚓等,也可以喂动物血(注意血中不要加盐),有条件的还可以用人工配合饲料.配方可用:蛋黄50%,蜂蜜20%,牛奶20%,维生素添加剂4%,乳母生3%的比例,混合后放在碟子上喂,也可以放在海绵上.5.光照首先光照要充足,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拿去外面见光.(蜘蛛不喜欢光,所以见光时要有避日处,保证蜘蛛安全),平时窗户要经常打开,但避免阳光直射.蜘蛛的蜕皮蜕皮的征兆:蜘蛛的蜕皮是在位于脑的神经节和腹神经节中分泌细胞分泌激素的控制下进行的。一般有征兆。一是在活动上,蜘蛛蜕皮前活动减少,并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不吃不动,进入半休眠状态,其他代谢活动均处于微弱状态;二是体形上,腹部明显增大,皮肤粗糙,体节清晰,似有裂纹。蜘蛛蜕皮的注意事项:蜘蛛蜕皮与外界的条件有直接关系:温度:蜘蛛的正常蜕皮温度在25-35之间,高于35会造成蜘蛛蜕皮后脱水死亡;温度低于25,造成蜘蛛蜕皮时间延长或停止。控制昼夜温差不过5。湿度:湿度应为60-80;土壤中所含水分在15左右湿度过大,会滋生有害病原微生物,对蜕皮后的蜘蛛感染,湿度过小,蜘蛛蜕皮困难,难以完成蜕皮的全过程,严重时会死亡。噪音:对于正在蜕皮的蜘蛛,由于噪音的干扰,会使蜘蛛蜕皮停止,严重时造成死亡;对于正在蜕皮的蜘蛛,由于噪音的干扰,会使蜘蛛盲目乱爬,碰到硬物擦伤外骨骼,造成机体不全,影响以后的运动等。蜘蛛蜕皮后因外骨骼尚未发育好,比较脆弱,应该等恢复后再喂食。蜘蛛疾病一:生理性疾病(此疾病是因环境因素引起)1. 消瘦病病因:蜘蛛吃食不匀,长期处于饥饿状态,造成抵抗力下降,身体日益消瘦。症状:食欲减退,不思饮食,体表无光泽,身体干燥泛黄。预防:注意食物量,防止几天集中喂食,造成对食物的逆反状态。治疗:发病初期,用乳酶生片1克,大黄苏打片1克,食盐3克,加水500克,配成溶液,供蜘蛛自由饮,一般蜘蛛发病初期饮水量增加。发病中期可用乳酶生片3克,土霉素1克,加葡萄糖500克,配成溶液,供蜘蛛饮用,对蜘蛛有营养作用,又增加食欲,杀灭细菌的作用。发病后期,蜘蛛已停止喝水,吃食,可用青霉素2支,加葡萄糖溶液,直接喷向蜘蛛,向体内渗透。但如果到了后期,治愈率低。2.肠道炎病因:一是暴饮暴食,造成肠道消化紊乱,引起消化不良;二是温度偏低,而蜘蛛吃食过量,形成腹部膨胀。症状:腹部膨胀,食量下降或不吃食,二是食物在肠道滞留,粪便发黑(正常为白)。预防:喂食定时定量,防暴食,防低温,湿度控制好。治疗:青霉素加葡萄糖喷向蜘蛛。3.半身不遂病因:夏季气温高,湿度于90以上,无通风换气。症状:腿关节失去控制,反应迟钝。预防:注意降温,控制湿度,加强空气流通。治疗:只能预防。4.便秘病因:无饮水哦。症状:食欲减退,反应迟钝。预防:充足饮水。治疗:停食2天,增加饮水。二.病原性疾病.黑腐病病因:食物不新鲜,饮污染的水。症状:初期:活动减少,不出穴,食欲不振;中期:不吃不动,腹部出现黑色腐败型溃疡性病灶;发病后期,病灶形成即死亡。预防:饲料,水新鲜。定期消毒用具治疗:初期,用益生素配成引用水,供蜘蛛饮用,中期。后期治愈率低,用抗菌药兑葡萄糖喷向蜘蛛。2.斑霉病病因:高温高湿。症状:足部关节僵硬,食欲减退,行动迟缓,光泽暗淡,有斑霉。预防:防止高温高湿。治疗:一是杀灭真菌的方法,可用劲威(安全无毒级)直接向蜘蛛喷射,二是增强蜘蛛的抵抗力,让蜘蛛服用土霉素,酵母片,用药物渗透蜘蛛的体内.三:寄身虫1.蜘蛛螨:形态特征:体小型或微小型,常为圆形或卵圆形.主要的生物学特征:螨类为两性卵生繁殖,发育过程雌雄不同.主要的危害:螨类主要危害有蜘蛛,骚扰成体蜘蛛的正常休息.有些螨类寄生在蜘蛛身上,使蜘蛛的抵抗力下降,身体消瘦.同时螨类又是大曲霉菌等霉菌孢子的携带者.防治方法:一是诱饵捕杀 可将干鸡粪或猪粪掺入少量的炒香的豆饼或菜籽饼粉中拌均匀,装入沙袋中绑紧,放入养殖箱内.螨虫会钻入袋子取食(放心,蜘蛛不会),1~2天后取出用开水烫死.二是药物灭杀 可用安全无毒级的劲威灭杀,一定要安全无毒级,不然会把蜘蛛杀死.三是太阳暴晒 养殖容器放到外面,让太阳暴晒(注意蜘蛛,蜘蛛不爱阳光,可是没办法,看着蜘蛛),也可以起到消灭的效果.2.线虫:形态特征:线虫体形细长,两端稍尖形如线状,体色一般为乳白色,透明.生物学特征:线虫的生活是一般很简单,除去极少数的线虫以营孤雌生殖之外,绝大多数的线虫是经过两性交配产卵.卵孵化为幼虫,幼虫经过2.3次蜕皮成成体.主要危害:线虫主要危害幼蜘蛛,尤其对正在蜕皮的蜘蛛危害较大,主要吸食蜘蛛的肉汁,使蜘蛛的体表发生感染.防治方法:防治主要是更换养殖土,也可以用安全无毒级的劲威喷射,也可以收到较明显的效果.产科病:1.流产流产是指卵未成熟,就被蜘蛛从体内排出,这些卵虽然也能孵化出幼体的蜘蛛,但是这些蜘蛛的生命力较差,所以成活率较低.病因:一是在运输雌的受孕蜘蛛途中,由于颠破震荡,互相推压,造成流产;二是人工在捕捉受孕蜘蛛,用力过猛,造成机械性的流产;三是养殖密度过大,相互打斗,造成流产;四是食物腐败变质,使受孕的蜘蛛发生痢疾性的肠炎,使蜘蛛拉稀不止,造成流产;五是药物过量,或一些药物的作用,造成流产.症状:蜘蛛未到产卵期,会表现急躁不安.匆忙编织卵袋.预防:一是创造受孕蜘蛛的生存环境.蜘蛛在受孕期间,必须一蛛一室,防止相互打斗;二是搞好环境和饲料.饮水的卫生,防止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性疾病的传播;三是在运输途中要做好防震的工作,同时注意输送密度.治疗:如果是运输或蜘蛛受到惊吓,发现有流产征兆时,应及时安胎,保胎,可用葡萄糖溶液+黄体酮,调好后喷向蜘蛛.2.无效卵无效卵是受孕蜘蛛常见的一种疾病.病因:一是隔年失配货连年失配的蜘蛛,或是雄蜘蛛的精液质量较低,死精子较多,造成雌蜘蛛卵未受精,成为无精的无效卵;二是长期缺乏食物或饮水,或长期处于病壮之中,是卵胎得不到足够的营养或发育中断,造成无效卵,三是机械的损伤或其他的物理的,化学的作用,是卵胎停止发育,造成无效卵.症状:雌蜘蛛未把卵粒产到卵囊中,或是产到卵囊中过久产不出蜘蛛.治疗:目前对产卵无效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只能从管理中着手,加强对受孕蜘蛛的管理.蜘蛛的蜇伤人工养殖蜘蛛的过程中,尽量得当,在实际操作中也有可能被蜘蛛蜇伤,特别是在捕捉等过程中.为防止被蜘蛛蜇伤,首先要会自我保护,同时在被蜘蛛蜇伤后,要正确的处理.治疗的方法1.沉着冷静一旦被蜘蛛蜇伤,如果惊慌失措,会导致血液流动加快,加快毒液的蔓延.2.及时采取措施如果伤口位于四肢,则在伤口上用布袋扎紧,每隔15分钟放松1分钟.躯干处伤口以0.5%普鲁卡因注射液做环形封闭;经过消毒后,以十字形切开伤口,用吸器或者拔火罐抽出毒液;在距离伤口3厘米处涂布溶化的南通蛇片,或用中草药如半边莲等捣烂外敷.3.药物治疗对症状严重者可口服蛇药或注射上海蛇药针剂,静脉滴注10%葡萄糖,以促进毒素排泄;或加入10%葡萄糖酸钙,以防止肌肉痉挛;也可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减轻症状.4.强化治疗效果除上述救治方法外,还可以在蜇伤处皮下注射3%盐酸土根碱1毫克(溶于4~9毫升蒸留水或生理盐水中),亦可用黑寡妇蜘蛛抗毒素肌注. 喂食问题 合理喂食食物是蜘蛛摄取营养物质的来源,是蜘蛛生长发育,交配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如果食物不充足或长期投放单样食物,就会造成蜘蛛营养不良,体质虚弱,如果食物投放过多,不但会造成食物浪费,而且还会因为蜘蛛暴食而造成的腹泻,甚至死亡.因此,合理喂食十分重要.喂食的时间和次数投喂的时间可根据季节不同而具体安排,一般春,秋季节可安排在中午或上午投喂,夏季可以安排在下午或傍晚投喂,冬季在搞好增温措施的基础上,可以安排在早晨或上午喂食.投喂的次数由气温高低决定.15以下的停止喂食,20左右的可以两天一次,25左右的可以1天1次,30左右的可以两天1次,35以上的可以停止喂食.下雨天少喂和停止喂.(以上涉及的药物能从大规模药店购买)
珍稀度: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