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评剧的由来,评剧的特点都有哪些
评剧的创始人是成兆才老先生。
最初的评剧有挺繁杂的曲调,俗称‘蹦蹦戏’、‘莲花落’,等等。直到六十年代,还有人把看评剧称呼为‘看落子’。评剧的名称据传说还是李大钊老前辈给定的名,因为当初评剧曾经叫‘平剧’,引起了与‘平剧’的争议,(当初京剧称‘平剧’)李大钊出面,拿出了一个万全之策,把平剧的‘平’字加了一个言字旁,变成了‘评剧’,意思是评古论今,说唱艺术,平息了当初的争议。
评剧确实是吸取众家所长,河北梆子、京剧,越剧、都是她曲调宝库,老艺术家们丰富了评剧腔调,自成一派,在华北、东北地区广泛流传。先后拍出了电影《刘巧儿》《秦香莲》《花为媒》等等剧目,解放初期东北推出来《小女婿》,有效的配合了新中国婚姻法的宣传。评剧造就了白玉霜、小白玉霜、新凤霞、韩少云、筱俊亭、华淑兰、魏荣元、马泰、等等艺术家。
评剧的特点,她不像京剧、河北梆子那样高亢,评剧较为‘平’和,唱腔也是按叙事的腔调唱出唱词,以二六板式为主要节奏,伴奏是以‘板胡’为主弦,配乐器有二胡、中胡、低音胡、大提琴、扬琴、三弦、琵琶等等。
六十年代开始,评剧舞台非常活跃,“夺印”、“江姐”等等剧目充斥在各地舞台和各种广播之中。
二、京剧豫剧评剧越剧的特点以及历史和代表作
第一个,豫剧特点: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欢迎。
豫剧历史:豫剧最早的称呼叫“河南讴”,又有汴梁腔(见徐珂的《清稗类钞》)、梆罗卷等称呼;清代中后期又有“高调”、“靠山吼”、“靠山黄”等称呼;民国期间民间也称本地梆、土梆等,学者文人这一时期又以河南梆子称之。“河南梆子、”“豫剧”之名最早有时也包括河南的其他剧种,直到1947年秋,洛阳、开封、兰州、西安四地报界方以此称谓专指现今的豫剧。
豫剧代表作:现代剧《小二黑结婚》《刘胡兰》《朝阳沟》古代剧《花木兰》《穆桂英挂帅》、《唐知县审诰命》(《七品芝麻官》)、《秦香莲》等
第二个,评剧特点:以唱工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白如诉,表演生活气息浓厚,有亲切的民间味道。它的形式活泼、自由,最善于表现当代人民生活。善于表观现实生活是评剧的一个传统。
评剧历史: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表演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现在评剧仍在华北、东北一带流行。
评剧代表作:《杨门女将》、《杨乃武与小白菜》《小女婿》《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等
第三个,越剧特点: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
越剧历史和代表作:越剧最初是从曲艺“落地唱书”发展而成。清咸丰十二年(1852)由嵊县西乡马塘村农民金其柄所创。艺人初始均为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故称男班,又称“小歌班”“绍兴文戏”等,1919年小歌班开始在上海立足,1921年9月至1922年,男班艺人相继将剧种改称“绍兴文戏”,吸收京剧、绍剧的表演程式,向古装大戏发展。剧目则受海派京剧影响,主要编演连台本戏,在“大世界”、“新世界”等游乐场以及茶楼、旅社演出。1925年9月17日上海《新闻报》演出广告中首以“越剧”称之。20世纪50至60年代前期是越剧的黄金时期,创造出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艺术精品,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红楼梦》《祥林嫂》等,在国内外都获得巨大声誉,《情探》《李娃传》《追鱼》《春香传》《碧玉簪》《孔雀东南飞》《何文秀》《彩楼记》《打金枝》《血手印》其中《梁山伯与祝英台》《情探》《追鱼》《碧玉簪》《红楼梦》还被摄成电影,使越剧进一步风靡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