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汉市可以在在街头卖早点吗?

武汉市不可以随便在街上卖早点的,你如果要在街头卖早点的话,你必须要去到工商部门去进行登记才可以的。

二、都说武汉是早餐圣地,武汉有哪些不得不吃的美味早点?

刚到武汉的外地人,大多会被武汉人吃早餐的阵仗震惊到:一条街上摆满了早点摊子,各个摊子前都围满了食客,有人等着一碗热干面,有人盯着自己的那只面窝,还有人会捧着一块豆皮……这些标志性的早餐,意味着大武汉一天的开始。

与广州慢节奏的饮早茶不同,武汉人通常来不及坐下慢慢吃,手里捧着或者包里装着,匆匆就赶着上班或是上学去了。于是这热干面、豆皮、面窝就跟随着人们,穿梭在武汉三镇的大街小巷。

这是武汉每天一次的全城运动,叫做“过早”。

就算大雨让这座城市颠倒 武汉人也不能不过早。

早餐之都大武汉

“小家妇女学豪门,睡到晨时醒梦魂;且慢梳头先过早,糍粑油饺一齐吞。”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叶调元刻印的《汉口竹枝词》第一次将吃早餐用“过早”一词表达。至此,武汉人“过早”已有166年。

的确,一日三餐中,武汉人最讲究过早。并且,武汉人没有在家做早点的习惯,都是在路边摊买。武汉三镇的路边摊生意非常发达,以前几乎每条街上都有摆摊的,现在管理严格了,但不少店家还是把灶台、油锅支在大门口。

香港美食家蔡澜曾把武汉称为“早餐之都”,在武汉过早的重要性完全可以与正餐分庭抗礼,其种类丰富程度也是全球罕见。曾经有网友微博晒28天过早不重样,武汉作家池莉也在其作品《热也好冷也好活着就好》中盘点过武汉的早点:“老通城的豆皮,一品香的一品大包,蔡林记的热干面,谈炎记的水饺,田恒启的糊汤米粉,厚生里的什锦豆腐脑,老谦记的牛肉枯炒豆丝,民生食堂的小小汤圆,五芳斋的麻蓉汤圆,同兴里的油香,顺香居的重油烧梅,民众甜食的汰汁酒,福庆和的牛肉米粉……”实际上,这仅仅只是武汉名气极大的老字号,而街头巷尾叫不出名字来的更是数不胜数。

每天早晨,武汉街头都是这样一幅光景:满大街的早点摊,满大街买早点的人,满大街边走边吃的人,这是武汉最别具一格的市井风俗。

武汉人的本事是,不光面窝、烧梅这些干的可以边走边吃,就连热干面、牛肉面也能一边走路一边朝口里扒拉,而且速度极快,三下五除二,一碗面就下肚的。当然,这种习惯也造成意外状况频发,比如公交车或者地铁上,一言不合,一碗面就扣到对方身上了。

过早到底有多少种选择?

与广式早茶中的点心有明确的分门别类不同,武汉人过早的各种选择显得非常凌乱,没有一个严格的体系划分。

武汉的早餐大致分为四个系列——

粉面系:热干面、牛肉面、牛肉粉、糊汤粉、豆丝

煎炸系:豆皮、面窝、苕面窝、汽水粑粑、煎包、糯米鸡、欢喜坨、油香

蒸食系:烧梅、糯米包油条、汤包

饮品系:糊米酒、蛋酒

先来说说粉面系:

热干面

热干面是武汉过早的招牌——最出名也最具特色。碱面在开水中断生,捞起来沥干水,淋上麻油拌匀,铺开放凉待用。过早时,将晾凉的面条抓上一把,放进一只长柄尖底圆口的笊篱中,滚水中将面条烫熟,沥干水后装入碗中,随即拿起一只长柄汤勺,放入盐、酱油、辣萝卜丁、葱末、辣椒、胡椒、味精、白糖等等,讲究的还会放上一勺卤水,最后淋上芝麻酱,这一碗热干面就大功告成了。一碗热干面的制作时间,往往也就两三分钟。

趁着热气将热干面迅速拌开,芝麻酱的浓香和面条本身的香气混合在一起,立刻就勾起了人的食欲。热干面的核心就是芝麻酱,好芝麻足以令人齿颊留香,不过现在很多商家为了节约成本,用花生酱替代芝麻酱,或者将两者混合,热干面的味道打了不少折扣。

而说到做热干面做得最好的摊子,蔡林记名声在外,不少游客到武汉也点名要吃蔡林记,但近年来伴随着连锁扩张,蔡林记的味道有所下降,价格却不断上涨。《舌尖上的中国》曾选择拍摄了位于汉口江汉二路的田记面馆,而“天天热干面”和“大胡子热干面”也分别是汉口和武昌热干面的杰出代表。

牛肉面·牛肉粉

与兰州牛肉面讲究“一清、二百、三红、四黄、五绿”不同,武汉的牛肉是卤出来的,卤牛肉的汤汁,辣中带着丝丝甜味,味道很独特。

武汉的牛肉粉面也是清真口味,汉口最早的牛肉面馆最早都是回民经营,汉口六渡桥、三民路一带曾有回民聚居区,池莉也曾特别提到过汉口福庆和的牛肉米粉,不过如今,福庆和已经不复存在了。

考验一家牛肉粉面馆好不好的标准,除了面汤的味道足不足,还有就是米粉夹起来会不会很快就断了。

糊汤粉

糊汤粉是武汉的特色小吃,充满鱼米之乡的特点。

武汉三镇河湖众多,每天打下来的鱼虾不少,尤其是小鱼小虾,早年间没有储存条件,如果没有卖掉,留到第二天就臭了,于是有人想到了用它来做早点。

小鱼虾加水熬烂成汤,撇去残渣,留下粘稠如米汤的浓汤。米粉下锅焯一下捞出放到碗里,在上面浇一大勺浓汤,然后撒盐、胡椒、姜末、葱花,原汁原色原味,口感浓郁厚重。

过早的时候,糊汤粉要就着油条吃,也有将油条蘸着糊汤吃的,还有将油条撕成小段,泡在汤里吃的,不过怎么样,都风味十足。

豆丝

豆丝是武汉市黄陂区的特产,用绿豆加米磨成浆后摊皮切丝晾干而成,吃的时候加入牛肉汤或其它配料烹煮。这种大米和绿豆混合食物,其中的绿豆分量若是少了,做出来的豆丝口感会差很多。

吃主儿唐鲁孙曾在文章中写过:“武昌的牛肉豆丝,远近知名。”

粉面系说完了,再来说说过早的煎炸系列。

武汉5星级酒店摆摊卖早餐(武汉五星级酒店路边摆摊卖早餐)

豆皮

顾名思义,豆皮与豆子有关。绿豆和大米按一定比例掺合,浸泡数小时后磨浆待用。一口大铁锅烧热后倒油,然后舀米浆入锅,摊成一张薄薄的大圆片。将鸡蛋打碎摊在米浆片上,抹匀后翻面,这时呈现油亮的金黄色。

随后,将蒸熟的糯米、煮熟的干香菇丁、炒熟的猪肉或者牛肉丁、香干丁、姜末等拌匀,铺在米浆片上,撒上胡椒、盐以及大把的葱花,然后来一个大翻面,淋上一勺油、撒上一勺水,盖上锅盖焖两分钟,一大锅金黄的豆皮就做好了。小铁铲将豆皮按格子状划开,每份豆皮基本就两三个小方块,盛入小碗中,那一双筷子,就可以大快朵颐了。

豆皮做得好,油的用量是最关键的,油太多会失去香嫩酥脆的口感,油少了豆皮表面就会变得干巴巴。

老通城是武汉名气最大的豆皮餐馆,和无数的老字号一样,都是有了名气之后公私合营保留了店铺的字号。现在武汉名气最大的王师傅豆皮馆创始人曾是老通城的收银员,吸收了不少老通城的豆皮师傅,开了这家豆皮馆。

面窝

面窝是地道的武汉特产,虽然叫面窝,却不是面食,它是由大米、黄豆混合打成浆,再加入适量葱花、盐调味,炸制而成。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一点都不容易。

大米和黄豆的比例很重要,黄豆少了,则面窝的味道不香;黄豆多了,面窝会很油,所以也不是黄豆越多越好。

炸面窝的勺子也很有特色,这种勺子四周下凹,中间上凸。炸面窝时,往一边舀一勺米浆,在中间一刮,然后撒上芝麻,下锅。面窝凹处的米浆多,炸出来的软糯;凸处米浆少,炸出来的香脆。一种食物,兼顾了两种口感。

苕面窝

苕在武汉话中就是红薯,苕面窝也就是红薯做的面窝。

把红薯洗净去皮,切成小丁,放入米浆中。炸制时舀入炸面窝的勺子,拍平下油锅。苕面窝的特点是外焦脆内软糯,滋味咸中带甜。

无论是面窝还是苕面窝,既可以单独过早,也可以成为热干面、米粉或是汤面的搭配食品。

汽水粑粑

汽水粑粑也就是米粑粑,不仅武汉有,湖北各地也都有。

这是一种纯大米食品,用大米磨成浆后,加醪糟轻微发酵,这样制作出来的粑粑入口有软绵绵的甜味,回味却有一丝酸,有一种立体的口感。

制作汽水粑粑的铁锅很大,直径要有一米到一米半,铁锅中央有一个凹坑,四周是平的。锅烧热后就要往锅上加米浆,两坨米浆要连在一起,这样才算是一个完整的米粑粑。加好米浆后,往中间的凹坑处加水,盖上锅盖再加大火。这样,下面的米浆很快会煎出一个硬壳,而凹坑里的水会产生大量蒸汽,把米粑粑的另一面蒸熟。汽水粑粑中的“汽水”指的就是这个。

这样制成的米粑粑,一面像脆饼,而另一面则十分软糯如同发糕。武汉没有专门制作汽水粑粑的店铺,街边小摊随处可见。有的人将两片汽水粑粑中夹上一个面窝,并把它叫做“武汉三明治”。

煎包

煎包并不算武汉独有的特色小吃,而且论名气,苏沪一带的生煎要更出名一点。但煎包在武汉过早界的地位并不低,今天遍布武汉的三镇民生甜食馆,必不可少的几样小吃就是热干面、豆皮、糊米酒和煎包。

武汉的煎包相比上海生煎要小一些,而且不同于上海和苏州蘸醋的吃法,武汉的煎包是蘸酱吃的,每一家的酱口味又不尽相同,三镇民生甜食馆的煎包抢手,很大原因也在于美味的蘸酱。

糯米鸡

广式茶点里有一道荷叶糯米鸡,然而武汉的糯米鸡和它完全是不同的东西,因为武汉糯米鸡里并没有鸡肉。

准确来说,这种小吃应该叫糯米团,裹着五花肉、香菇、笋丁、香干丁的糯米,再用面糊包裹下锅炸至金黄,外层焦脆,里边软糯咸香。至于为什么叫糯米鸡已不可考,有人认为炸好后的糯米鸡外表金黄,表面凹凸不平,形如鸡皮,所以就叫糯米鸡。

糯米鸡是武汉过早最常见的小吃之一,任何有油炸点心的摊子都会有糯米鸡供应。

三、在2020年全国5.9万家酒店关停,各类型酒店花式自救,能渡过难关吗?

我觉得有一些酒店通过花式自救还是可以度过难关的,每一个行业都有竞争关系,只要自己的竞争能力比对方强,那留下来的可能性就更大。虽然目前有很多酒店因为疫情原因导致关停,但是如果在关停之前做出相应的措施或许还能够营救,如果酒店毫不挣扎,没有意识到市场的危机,那被关停的概率就很大。

  一、我见过的酒店花式自救。

在武汉有一家五星级酒店,因为疫情经营不下去,竟然开始出去摆摊,之前国家就非常支持路边摆摊的小经济。这家酒店负责人也挺聪明的,在路边摆摊卖的是当地著名的美食热干面,牛肉面,毕竟是五星级大酒店的手艺,这波操作引来了很多路人的围观。摆摊第1天酒店门口就排满了诸多旅客,这样的小经济收入或许可以让酒店度过这次难关。

二、负责人对于酒店在摆路边摊的看法。

有人询问酒店的负责人,一个五星级酒店做起摆摊会不会感到下不了台面。负责人很慷慨的回复不会,并且店内的服务员和其他员工对这份职业做起来也很开心。至少现在有事情做,大家也拿得到工资。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下,每个人都应该相互理解,员工能够做到在企业危难的时候共同努力,团结起来或许可以度过本次难关。

三、将来酒店的发展趋势。

根据2021年发布的酒店行业报告显示,被关停的大部分都是经济型酒店,而一些连锁酒店的客房却有所增加。连锁酒店和单体酒店相比起来确实更加有优势,无论是从装修还是服务以及信誉上都有更强的保障,在这次疫情影响下,或许单体酒店会被连锁酒店围攻,一家单体酒店如果做不到优质的服务,很可能会成为其他酒店的替代品,而连锁酒店会成为日后的发展趋势。

四、“地摊经济”成热点,摆摊一天到底能挣多少钱?

摆地摊最近可是形成一股热潮 ,地摊经济 " 近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长沙市天心区已开放坡子街南门口上黎家坡、文源街道林大路部分地区、先锋街道金房奥斯卡、环宇城商场前坪等路段,容许小商小贩在规定时间、规定位置摆地摊。

潇湘晨报记者前往上碧湘街和侯家塘叮叮 mall 旁的回龙山巷,询问了 10 位摊主,其中有人卖蔬菜或水果,有人卖自制熟食,还有人卖编织手串。他们都提到 " 流动摊贩临时规范点 " 带来的踏实和利润," 不用再‘打游击’了 "," 熟客多了 ",是这个小小的摊位让他们在这座城市有了立足的底气。生意好一些了熟客容易找到我。刘南峰今年 49 岁,地点是侯家塘叮叮 mall 旁的回龙山巷每天纯收入在100 元左右,商品主要是卖菠萝蜜。

大约从 3 年前开始,刘南峰就在侯家塘回龙山巷卖菠萝蜜,每天带上三四个,基本一天都能卖完。在这里被列入 " 流动摊贩临时规范点 " 之前,刘南峰总要担心城管巡查。直到 5 月 30 日,来到摊位前的城管并没有让他离开,而是告诉他在街道登记后就可以安心摆摊了。" 现在生意都比之前好一些了,能一直摆在这里,熟客也容易找到我 "。6 月 2 日中午,来往的客人不多,刘南峰可以放心地坐在摊位旁玩会手机,不用再随时做好撤摊的准备。

张小平今年 24岁,地点是上碧湘街。日营业额在200-300 元。商品以水果为主。也是在半个月前,张小平和女友在上碧湘街租下了一个木棚,每个月的租金是 2800 元,水电费自缴。张小平说,在工作日,每天的营业额大概有 200 到 300 元,节假日能有 500 到 600 元,但减去成本也所剩不多了。" 我们之前来看的时候觉得这里人流量还挺多的,但自己开始做生意发现也挺难的。" 张小平说," 这边都是做熟人生意,可能我们刚来,大家还不是很信任我们,久了应该就会好一些。"由此可见,如今摆地摊每天纯收入在几百元不等。而只要肯吃苦有手艺,踏踏实实诚信对人,每天一百多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