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是什么之年?
50岁被称为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出自春秋时期孔子著作《论语·为政》,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
翻译为: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收放自如)却又不超出规矩。”
扩展资料: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垂髫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弱冠是男子二十岁。而立是男子三十岁。不惑是男子四十岁。知命是男子五十岁。花甲是六十岁。古稀是七十岁。耄耋指八十岁。鲐背之年指九十岁。期颐指一百岁。
50岁称为是什么之年?
50岁被称为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俗言道,知非之年三不亲,指跨入50岁,凡事看淡,亲戚感情亦是,与眼重钱财、无情无义、势力心重之亲戚毋需再亲,少许走动,不然于己身晚年运势影响颇大,难以安度晚年。
知非之年,子女多已成家立业,毋需操心,孝淑亦好,不孝也罢,其不惑之年以后所持财帛足以安享天年,应安心陪伴那伴其一生之人。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