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植物有那几大类
植物分为四大类,也叫四大门
1、藻菌植物门
2、苔藓植物门
3、蕨类植物门
4、种子植物门。
由门再往下分就是:纲、目、科、属、种各级单位。而种是基本单位。
二、植物分为哪五大类,植物分为哪五大类并举例
1.植物可以分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五大类。
2.藻类植物又称原植体植物,是一种具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光能自养型生活的无根茎叶分化、无维管束、无胚的叶状体植物。
3.苔藓植物,是非维管植物中的有胚植物,有组织器官以及封闭的生殖系统,但缺少运输水分的维管束,没有种子,而是经由孢子来繁殖。
4.蕨类植物,泥盆纪时期的低地生长木生植物的总称。
5.它们需要水分作为再生循环的一部分,且从此开始衍生出各种不同的种类,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植物。
三、植物分为哪五大类?
1、藻类植物
藻类是一类比较原始、古老的低等生物。藻类的构造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多为单细胞、群体或多细胞的叶状体。如小球藻是单细胞,团藻属于群体,海带呈叶状体。
2、菌类植物
菌类植物是个庞大的家族,它无处不在。现在,已知的菌类大约有10多万种。菌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等器官,一般不具有叶绿素等色素,大多营异养生活。
3、地衣植物
地衣植物,就是真菌和藻类共生的一类特殊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能生活在各种环境中,被称为“植物界的拓荒先锋”。共生的真菌大多是子囊菌,少数是担子菌,能吸收水和无机盐,并包被藻体。
4、苔藓植物
苔藓植物一般指苔藓植物门。苔藓植物是一群小型的高等植物,没有真根和维管组织的分化,多生于阴湿环境中。具有配子体世代占优势的独特生活史。配子体产生性器官(精子器和颈卵器)和配子(精子和卵子);孢子体产生孢子,但它们不能独立生存。
5、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一般指蕨类植物门。蕨类植物门是又称羊齿植物,是一群进化水平最高的孢子植物。生活史为孢子体发达的异形世代交替。孢子体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较原始的维管组织。配子体微小,绿色自养或与真菌共生,有根、茎、叶的分化。
四、植物分为哪几类
要看分类标准。具体如下:
1、按照生存方式可分为藻类、地衣、菌类、苔藓、蕨类、种子(裸子、被子)植物;
2、按照繁殖方式可分为水生、地生、附生、腐生、气生、寄生植物;
3、按照外观标准可分为木本(乔木、灌木)、草本、攀援植物;还可分为C3、C4、CAM植物。
扩展资料:
植物分类的历史和发展
公认自然界有40万种左右植物,它们形态各异,结构差别大,生活方式也各种各样,这些植物是在长期的地质历史过程中不断进化而形成的。为了认识并更好地利用植物,必须对植物进行分类。对植物进行分类与人类认识和利用植物的历史一样悠久。
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于认识水平的不同,对植物分类的出发点和方法也不同,出现了不同的分类系统。英国植物分类学家C. Jeffery(1982)在《植物分类学入门》一书中,将植物分类的历史划分为三个时期。
人为分类法
自远古时期至1830年左右,人们对植物的认识主要是从用、食、药开始,给植物以俗名,这一阶段称为民间分类学或本草学阶段。
在我国,公元200年左右的药书《神农本草经》已记载了植物药365种,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为营养的和常服的药,共120种;中品为一般药,共120种,下品为专攻病、毒的药,共125种。这是我国最早的本草书。
此后各个朝代都有本草书出版,但以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最为著名,该书共收集药物1892种,将1195种植物药分成草部、谷部、菜部、果部和木部,每部又分成若干类,如草部分成山草、芳草、湿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和杂草。
清代吴其浚的著作《植物名实图考》一书记载了我国1714种植物,分为谷、蔬、山草、湿草、水草、蔓草、芳草、毒草、果、木等12类。这种分类方法主要是从应用角度和植物的生长环境出发,没有考虑到从植物自然形态特征的异同来划分种类,更看不到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希腊军医Dioscorides在公元1世纪写成了《医学材料》一书,描述了近600种植物,被认为是最早的本草学书。
13世纪,日耳曼人A. Magnus注意到了子叶的数目,创造了单子叶和双子叶两大类的分类法。15~16世纪,人为分类法取得快速发展,本草学者O. Brunfels第一个以花之有无将植物分为有花植物和无花植物两大类。
C. Gesner指出植物分类最重要的依据应该是花和果的特征,其次才是茎叶,并提出了“属”的见解。另一位学者C. de I’Eluse最初提出了“种”的见解。
人为分类法的特点是从人类需要和实用角度出发,通俗易懂,简单实用,便于指导生产。
参考资料来源:国家标准化研究院--关于对《中国植物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植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