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心城市属于什么级别

一:副省级城市

二: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国城镇体系规划设置的最高层级,最早在2005年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依据《城市规划法》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时提出。

2007年,由原建设部上报国务院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中指出:国家中心城市是全国城镇体系的核心城市,在我国的金融、管理、文化和交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中心和枢纽作用,在推动国际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门户作用。国家中心城市应当具有全国范围的中心性和一定区域的国际性两大基本特征。[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定义,国家中心城市是指居于国家战略要津、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代表国家形象的现代化大都市。在资源环境承载条件和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规划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既是引领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的重要举措。

国家中心城市是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层级之上出现的新的“塔尖”,集中了中国和中国城市在空间、人口、资源和政策上的主要优势[4]。2010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五大国家中心城市(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的规划和定位!

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先后发函支持成都、武汉、郑州、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三:国家中心城市的正式提出,最早是在2005年。当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规院)受建设部(现住建部)委托,在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10年)》过程中,首次使用了这个概念。[10]

在那轮编制过程中,中规院认为,应该在城镇体系的最高位置设立国家中心城市,让它们在金融、管理、文化和交通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中心和枢纽作用,并在规划中把北京、上海、天津、广州4个大城市确定为首批国家中心城市。这个规划2007年虽然由建设部上报给了国务院,但一直没有得到批复。[10]

2010年,住建部根据城市发展的新形势,又编制了新一轮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在那轮规划中,中规院又在国家中心城市的名单中增加了重庆。当年2月,住建部对外公布了规划的草案,但与上一轮《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一样,国务院也没有对其作出批复。

什么是省域副中心城市?

中国一共有38座省域副中心城市,分别是:齐齐哈尔市、佳木斯市、吉林市、大连市、唐山市、保定市、青岛市、菏泽市、洛阳市、襄阳市、宜昌市、岳阳市、衡阳市、湛江市、珠海市、汕头市、苏州市、无锡市、宁波市、温州市、赣州市、厦门市、泉州市、芜湖市、大同市、长治市、临汾市、鄂尔多斯市 、三亚市、曲靖市、遵义市、万州区、通州区、宝鸡市、日喀则市、柳州市、酒泉市、格尔木市。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省域副中心城市呢?

1.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兴起:

省域副中心城市是21世纪的产物,最早于2001年在湖北省被首次提出来,然后在全国各省区直辖市迅速兴起和走红。尤其是最近十年内,全国各省区直辖市几乎都规划出了自己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比如广东省邻近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省域副中心城市是柳州市、桂林市,据说北海市在第十一届五次会议上也首次明确提出要建设成为广西新的副中心城市。

2.什么是省域副中心城市:

那么何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呢?简单的说,省域副中心城市通常是指在某一省级行政区划(如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综合实力比周边城市强大,经济辐射能力超出了自身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拥有独特的优势资源,且距离省会城市150公里以上距离、能够带动周边区域城市良好发展的大城市。

3.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重要条件:

根据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由来、兴起、定义,以及中国各省级行政区划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规划建设可知,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重要条件主要有:人口规模、城市规模、与省域中心城市的距离、经济实力、综合实力、经济辐射力、独特的优势资源、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在区域经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等。

国家中心城市和副省级 哪个级别更高

副省级城市如青岛,大连等,市长、书记是副省部级,而直辖市是正省部级,按中国的惯例,直辖市的级别和地位略高于一般的省份,而副省级城市的级别是低于正省部级的一般省份,显然小于直辖市。

综上,直辖市的级别高于副省级城市,而且是远远高于。

什么是省域副中心城市

省域,就是指在一个省的范围里。副中心城市,是指除省会以外的一个较为重要的城市,就好比福建省的省会是福州,但除此之外就属厦门是最重要的城市了,这从区号上就能看出,而且厦门市也确实是福建省的副中心城市。这就是这句话的意思了。

省域副中心级别?

省域副中心城市通常是指在一省范围内,综合实力较周边城市强大,经济辐射力超出了自身管辖的行政区范围,拥有独特的优势资源,且距离省会城市150公里以上远、可以被赋予带动周边区域发展重任的大城市。

省域副中心城市作为省会城市与一般城市之间的城市在区域经济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